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美文美圖 > 正文
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7-09 09:46
□周恒祥
每當高考放榜填報志愿的時候,許多熱心人會特別關注身邊的考生,電話問,微信問,當面問,問得不亦樂乎。弄得那些考得不理想的考生特別難為情。
我有一個朋友,孩子考試結束后,他從來不問。不是不關心孩子,而是他怕他的問是一把錐子,把孩子的心扎出了血。成績出來以后,孩子主動告訴他,那時候,朋友心里的石頭才落下來。孩子的成績還不錯,只是對比那些更好的鄰家孩子,有一定的差距。可是,這又有什么呢?有一次聊天,孩子告訴他,他的不問,讓孩子的心里感到溫暖。那一刻,他很慶幸,他能做到不問。
有一個男人,家庭不和,經(jīng)常鬧矛盾。一個鄰居大媽,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,見面就問他家里的事,然后進行八卦傳播。她的問,貌似關心,其實是為了積累談資。后來他遠遠地看到大媽來了,就立即躲開。即使撞上了,也低頭不語。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(jīng)。家庭不和睦,經(jīng)常吵架,原因很多,本身就是難堪事。若是再多問,就是將他們架在爐子上又烤了一遍,特別難為情。
前天下樓,見到小區(qū)門口好熱鬧,就多站了一會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一個男孩子坐在輪椅上,邊上一個母親模樣的人在伺候他。有好幾個人站在男孩的周圍,好奇地問他怎么回事。我發(fā)現(xiàn)男孩低著頭,很不愿意地半天吐一個字。我遠遠地看了一眼,就走開了。
殘疾,本身就會自卑、痛苦,問了,只會讓痛上加痛,像在撕開的血肉上面撒了一把又一把的鹽。
有痛苦的人,最討厭那些拷問。那是長長的針,在刺著已經(jīng)痛苦的自尊。
生活中,總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問的。當年,我工作勤懇敬業(yè),本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,可是,跟我同時進單位的同事,沒有什么突出成績,卻得到了提拔,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。那一年,我最害怕長輩和家鄉(xiāng)的人見面問我:提拔沒有?到別的單位了沒有?談到這個話題,就英雄氣短,臉上火辣辣的。
對于痛苦的人來說,不問,是一種尊重,是一種安慰,一種理解。
有的單身男女,身在異地工作,想家卻又最怕回家。為何?怕被問也。年節(jié)之際,有的年輕人干脆就選擇不回家。
想起讀過的巴金和劉白羽的一件事。劉白羽的兒子心臟病晚期,去上海住院,希望能發(fā)生奇跡。巴金和夫人多次去醫(yī)院探望,但從來不問他兒子的病情,每次去,都是緊緊地握住劉白羽的手。巴金先生知道,劉白羽兒子的病,是劉白羽心頭最深的痛,無論誰提起,都會引起一陣悲傷。巴金的不問,體貼入微,帶著溫暖,令人感動。
在某種場合,問,是揭開傷疤來看的殘忍。
不問,最能體現(xiàn)一個人的綜合素養(yǎng)。不問,是最好的克制??酥谱“素缘男?,不要打著關心的旗號,去多問煎熬中的人。
問,有時候并不是關心,而是帶著譏笑,帶著隱形的刀。
不問,不僅僅是一種愛護,一種關心,一種理解,更是一種發(fā)自肺腑的尊重。
不問如癢,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很難。見到人,就想問,是一種很難遏制的沖動。所以,在生活中,學會不問,也是一種學問,一種修養(yǎng)。即使要問,也要在適當?shù)臅r候,問得體的問題,那才是最善良的問。
不問為好。在有些場合,最好的關心是默默地陪伴,是無聲的不問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